原标题:高考进入百天倒计时,考前焦虑成共性问题
不要把考前焦虑当成病
3月2日,沉寂了许久的校园,再次传出朗朗的读书声。
对高三的学生来说,高考只剩下不足百天的冲刺。漫长的寒假,让学生或多或少产生了松懈,这个时候想提高学习成绩,心态是前提。那么,高三学生该怎样调整自己呢?
畏考心理成共性
大庆四中心理疏导教师李婷婷告诉记者,根据多年的心理辅导经验,畏考心理,是很多学生存在的问题。
李老师说,2013年3月,一名男生找到她,要求做心理疏导。该生的成绩属于中游,按照以往摸底考试的成绩,只要正常发挥,完全可以考取统招二本。然而,开学初,该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恐惧。
在他看来,复习时间不多了,就算再用功,也不可能让成绩产生质变。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,他的学习效率很低,进而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。
李老师表示,过度的心理焦躁,还会对学生的健康产生影响,胃肠疾病是最常见的因心理焦虑产生的疾病。在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下,厌食、腹泻等情况会时有发生,最终影响到学生高考。
把握好复习节奏
针对如何消除考前焦虑,李婷婷老师在多年的心理辅导中,总结出一些经验,供学生参考。
在考前百天冲刺阶段,首先是要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。所谓合理,就是既不要将目标定得很低,更不要将目标定太高,制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,对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。
在这个阶段,学生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复习节奏。每个学生的知识盲点不同,所以在复习时,不要与同学比较,而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、节奏来复习。
在百天冲刺阶段,在高考中产生质变不容易,但是通过努力,完全可以为高考提分。
复习要张弛有度
李老师说,对于这个阶段的高三学生来说,过度紧张有害,适度紧张却有益。
李老师介绍,在心理学中,动机和成功的关系,是一个倒“U”型曲线,也就是说,过度紧张和过度松懈,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,而适度紧张,可以更好地增加动力。
要分秒必争,效率最大化,也要注意适当地放松。落实到实际的学习中,就是要学生利用好课间休息时间,让大脑放松,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。
对于过度紧张的学生,适度的宣泄可以消除紧张。比如,在学习压力过大时,可以适度通过爱好来转移注意力,从而调节紧张心态。
这个阶段家长们不要过多地在孩子面前强调高考的重要性,也不要过多地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。
学生自己也要清楚,考前焦虑,并不是心理问题更不是心理疾病,只是在特定时期内的心理困扰。
周一至周五9:30-19:00